蔡老师
蔡老师
01他对于人生总时间的认知:
在《生命.觉者》这个访谈节目中,**蔡志忠先生说:有人会对人生有误解,误以为一辈子好长,有很多人可能误以为,这辈子没干的好,下辈子可以重新来过。其实没有下一辈子,一辈子是很短的。**我们人生一辈子,在做的时候没有把它做到止于至善,到快要走的时候才会后悔,自己并没有把该做的都做到做好。
早慧的蔡先生,4岁花了1年时间思考要做什么,并选择了画画作为职业。
02他对时间价值的认知:认为一段时间越大段越有价值。
他说:如果一段时间代表1的价值,把它切成两半,剩下不到0.6,把它切成4段,剩下不到1/4,把他碎尸万段等于零。
03他关于时间周期的定义:
不是按我们大多数人上5休2的时间来算时间周期,而是按360天为一个周期,他每年的除夕夜是加班通宵的(这个是说的,他年轻的时候,财富还没有自由的时候。)
当他有了几套房子的财富自由之后,他是下午的五六点钟开始躺着,睡到大概夜晚的凌晨1点起来工作,算下来还是每天保证了7-8个小时)
01生活工具使用习惯上:
蔡志忠他没有手表,没有手机。
02社交关系上:
不跟人家联系,也不让人家找到他,朋友请客,他说自己在闭关断食。
最核心的目的:是不让自己切断时间,最大化时间的价值。
手机使人类愚蠢。
没有事干,千万不要玩手机。我是连手表都没有,也没有手机。
我有一个弟子,16岁很优秀,后来迷上了玩手机,暑假请他来当工读生,他来上班一个月,然后每天都趴着睡觉,经过一礼拜,我就知道他,他根本就没睡觉,我问他妈妈说他通宵都在玩手机。 我就把他开除了。
我走过那个开车经过看那个在等公车牌,十个里面九个在玩手机,我去搭飞机,在等飞机100个90个在玩手机。
一个人会去依赖任何现在流行的这些事物,就他没有强烈的焦点。
例如说一个姑娘,她说我有一个最爱的情人,在那里等他,我猜她什么都不会做,当你有强烈的焦点,这些都不存在。
所以我都说,一个人要认识自己,了解什么是自己的最爱,然后排除一切,专心一意,全力以赴的去把自己的最爱完成它。
就像如果玩游戏,我也同意。玩游戏,你就要玩到是世界冠军。 或者发明游戏。
所以一个喜欢玩手机的小孩,就引导他到一个专注力更好点的地方。
人被折寿的行为是什么?
吃的太多,买的太多,消耗的太多,
贪吃伤身,贪买累心,浪费折福。
其实人活一辈子,需要的都没那么多,
饭吃半饱最养人,东西够用就好,省下的都是福报。
少即是多,慢就是快,这才是长寿的智慧。
我猜,我可以活到90代,因为通常生活非常简单,我已经45年不吃早餐,现在大概一天都只吃一餐,而且我的一餐是很少的,我到今天一天的很少花差不多30块人民币,拿着破包包。穿着破洞鞋,还穿着带补丁的裤子。我很多衣服这个都破的都还穿着。
所以就是生活很简单,非常简单,所以物质需求非常少,当你可以过最高的精神自由,物质需求对你来说是不必要的。